国家二级儿童专科医院
儿科医师联盟战略合作医院
12月6日,由重庆市残疾人康复协会主办、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承办的重庆首届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康复培训班在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顺利开班。
本次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康复培训班特邀重庆市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邵智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知名儿童神经科专家、主任医师任永平教授,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沟通障碍研究中心博士后、深圳市儿童医院言语治疗科主任杨峰博士到场授课。
参与培训班的学员与专家合影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院长谭秋教授为开班仪式致辞,来自川渝地区各医疗机构从事儿科、儿童保健、儿童康复的60余位儿科相关专业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班。
谭秋院长代表承办方致辞
儿童发育行为疾病逐年递增
早期诊断与干预缺失严重
《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II》显示,我国12岁以下自闭症患儿已超300万;儿童罹患言语语言障碍的高达5-8%;神经与行为发育类疾病患儿以约20万人/年的速度激增,但得到有效治疗的不到1%。
近年来的全国两会,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均呼吁关注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的诊疗和康复,这其中尤其以儿童自闭症、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多动症和抽动症等疾病为典型代表,此类疾病发病率和发现率逐年递增,但早期诊断与干预缺失严重。
造成中国发育行为疾病患儿确诊率低、康复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医生和康复水平跟不上。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43.6%的儿科门诊量、53.5%的儿科急诊量由综合性医院儿科承担,而儿童专科医院提供的儿科医疗服务只占10%左右,专科儿科医生缺口问题亟待解决。
在这种背景下,重庆首届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康复培训班应运而生。
三位权威专家现场授课
基础理论+临床实操全覆盖
培训过程中,邵智教授、杨峰博士、任永平教授分别以各自擅长的儿童自闭症、儿童言语治疗、儿童抽动症等领域展开授课。
从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的早期识别、诊断,再到此类疾病的康复治疗基础理论和临床实操技巧,三位专家层层递进,为参训的60余位学员分享了很多“干货”。
参与此次培训班的专家
不少参训医师表示受益匪浅,极大地填补了以往临床中的知识空白。
专家们一直不断地提醒基层儿科医师和患儿家长一定要及早关注孩子的异常表现,儿童发育行为疾病要想取得好的康复效果,早发现早干预是重中之重。
1 解决儿童语言问题 应“医学+康复+教育”三者并重
“0-3岁是语言发育的黄金时期,如果6岁以后再来重视语言这件事情,改变的可能性就不大了,语言发育的损伤将会伴随一生,让孩子长大后在教育、社会交往等方面都可能有明显缺陷,而且很难再改善。”
深圳市儿童医院言语治疗科主任、香港大学沟通障碍研究中心杨峰博士对儿童言语语言障碍早期识别与康复方法进行了详细讲解。
杨峰博士在现场授课
杨峰博士指出:早期的亲子关系及情感依附至关重要。
杨峰博士提醒,儿童语言发展障碍有这些警报信号:
0-1岁时对声音缺乏反应,表现过于安静,与养护者眼神接触少;
2岁时无任何单字词语出现;
3岁时仍然无法使用简单句;
4岁时还有较多发音错误,说话内容不易理解;
5岁时还没有叙事能力,不会讲简单故事;
2-5岁期间持续超过三个月以上的口吃;
2-5岁期间语言能力出现明显退步。
同时,杨峰博士强调,语言问题反映出的异常是多方面的:有语言障碍,发育迟缓,认知障碍等。
所有的语言言语障碍儿童都应接受规范化的康复诊疗,即“医学+康复+教育”三者并重。
现在很多家长把有语言障碍的孩子放进机构,只单方面“教”孩子说话,没有进行严谨科学的语言评估,忽略了病因,更耽误了孩子的康复治疗,得不偿失。
2 早干预,30%以上的孤独症儿童可回归普通学校
培训班上,重庆市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心邵智教授对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的临床与评估进行了授课。
邵智教授授课现场
他指出:“儿童孤独症的早期临床征象在10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显现出来,分别是:社交互动缺陷、沟通交流缺陷、游戏技能缺乏、感知觉行为异常。家长必须要在早期密切注意孩子是否有异常表现,早期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孤独症儿童的预后。”
“孤独症患儿的康复是一场持久战,医生、家长、社会都要参与。”
通过多年不断与国内外专业领域的专家交流、及临床实践,邵智教授总结出了孤独症儿童临床干预新模式:综合性干预模式。主要是SMF模式,即社交沟通、临床治疗、家庭支持三者合一。
邵智教授指导参训医师
邵智教授表示,根据他多年对超过50000名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情况分析,只要早发现和坚持康复,超过30%的儿童能够回归普通学校,甚至考上大学。
而社交沟通主要体现在当前的康复训练约有48种,如言语、认知、感统,包括艺能训练等等,也就是现代国际医疗领域广为推崇的领先诊疗模式——MDT多学科诊疗模式。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当前采用的MDT多学科联合疗法受到了邵智教授的高度赞扬,这种疗法打破学科间的壁垒,结合神经、行为发育、康复科、中医科、门诊治疗、心理治疗、艺能治疗等多种干预模式,可逐步帮助患儿摆脱疾病困扰,逐渐达到生活自理、融入社会的治疗目的。
3 中国多动症患儿约2300万,大多家长早期不重视
“根据最新的数据,中国内地多动症儿童发病率已经达到了6.26%,按这个估算,大约2300万多动症儿童。”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知名儿童神经科专家、主任医师任永平教授抛出了一个令大家惊讶的数字。
任永平教授授课现场
“但接受到持续有效治疗的,还不到1%。”这个原因是什么呢?
任永平教授解释说:“咱们中国的家长,几乎有一大半,都不认为多动症是‘病’。尤其在上小学以前,都认为,小孩活泼好动,是好事。有的甚至到了十二三岁,成绩实在跟不上,才来医院。”
“多动症的治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吃吃药马上就好的。”任永平教授认为,必须要经过全面、精确的检查,并且和家长或老师,甚至和孩子有全面的沟通后,再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用药,和制定治疗方案。
目前多动症的治疗的总原则为“综合性治疗”,即将药物、脑电生物治疗和行为治疗、认知治疗、感统训练等相结合,多方面、全方位、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联合诊疗。
本次培训内容充实丰富,实用性强,涉及了儿童发育行为相关领域的前沿进展,学员反响热烈,纷纷表示将在未来的工作中学以致用。
打破传统讲与学,贴近现状与家庭
助力发育行为疾病患儿得到早诊断、早康复
与众多培训班不同的是,本次培训班还有多个自闭症家庭父母参与学习,充分体现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尤其是自闭症需要社会、医院、家庭共同参与,才能使自闭症患儿得到更科学、规范、系统、持续的治疗,让他们走进校园,融入社会。
培训班还专门组织了儿童发育行为疾病诊断和康复训练的临床实操和分享沙龙活动。
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康复临床实践沙龙现场
邵智教授、杨峰博士以及来自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临床一线的神经与行为发育科邢秋君主任、何旭涛主任,行为发育科陈虹主任,儿童康复科主任胡楠楠博士等也在现场与参训的儿科医师们分享探讨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的临床实操技巧。
几位专家的分享介绍和现场问题解答,为学员们多方式、多维度,全面、立体地解析了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康复治疗方法。
教授、学员们均表示此次培训班打破了传统的讲与学,更多地结合了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的社会现状、患者及家属的自身需求。
培训班现场
本次培训班增进了西南地区儿童发育行为疾病诊治的学习和交流,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广大基层儿科医师对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康复治疗水平,同时为今后深入开展儿童发育行为疾病专科诊疗康复及科研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参训医师拿到结业证书后合影留念